股骨头坏死是由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供系统,因骨缺血而发生的,患者的股骨头在逐渐扩大的囊性改变中塌陷碎裂,肢体缩短,疼痛加剧,难以行走。由于此病具有进行性的特点,长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给病人及其家属造成的肉体和精神痛苦极大,故被称之为“不死的癌症”。尽管世界各国医学界在此病上潜心研究了100多年,但至今仍然是个医学难题。
一、骨坏死患者的困惑及“放心工程”的由来
对于股骨头坏死,西医一般采用手术置换人工髋关节的方法,病人痛苦大,费用高,且使用期有限,因而不到万不得已患者很难接受。患者四处寻求中医保守治疗的方法,但没有哪家正规医疗单位敢在中医保守治疗这一世界性疑难病上打保票。一些缺乏医德的人瞅准这是个赚钱的机会,治不好不犯法,却把病人的钱给挣了,许多人都被坑怕了。一些庸医用所谓的特效药欺骗,实际是在中草药内掺入能缓解疼痛症状的激素,却会使股骨头进一步供血不足而加快坏死,患者在反复不断的服药中失去早期治愈的机会,最终不得不在保守治疗花掉几万元后,再花上几万元接受手术治疗。
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求医困惑,引发了以光大祖国传统医学为己任的中国中医研究院有关部门的深刻思考:如何让这类病人既不为立即手术置换人工股骨头而痛心,又不为中医保守治疗一旦无效白花钱而担心?基于对自身科研成果的信心,一项放心治疗工程由此诞生:凡在定点医院接受保守治疗并完成预定疗程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根据事先签订的协议,只要自己对疗效不满意提出手术要求,即可免费得到价值与保守治疗阶段所花费用基本相等的置换人工髋关节的医疗保障。
二、“恒骨2+1疗法”中核心药物的确定
2004年9月4日,由中国中医基金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联合组织的“股骨头坏死防治基金”成立暨“全国股骨头坏死放心治疗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健康报等媒体的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顾方舟为组长的专家组全面考察各种保守治疗方案后选择了中药内服外治加特定功能运动的“恒骨2+1疗法”,并经中国中医科学院有关部门认证,在江苏、浙江、福建、天津等省市进行了的试点,通过对500余名签约患者治疗效果的跟踪观察,最终将这一疗法的核心药物确定为恒古骨伤愈合剂。
恒古骨伤愈合剂是继“白药”之后云南昆明华西传统医学研究所在百年古方“骨王”的基础上,历经十年潜心研究,成功开发出来的治疗疑难骨病、骨伤的纯天然药物。该药经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昆明医学第一附属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等六家权威骨科医院临床验证,2002年获国药准字Z20035103号生产批文。该药因其独特的疗效被列为国家生物资源创新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应用科技研究推广中心将其作为中国民族医药高水品的代表郑重向世界观卫生组织(WHO)推荐为骨科用药。2004年8月5日,科技日报以《揭开骨王现象之迷》为题刊登了该药横空出世,轰动海内外的通讯。
三、“放心工程”造福骨坏死患者的前景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股骨头坏死患者在3000万人以上,仅中国就不下400万。“放心工程”组委会计划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设立定点医院1-2家,全国不超过40家,通过培训专科医生、优化专科用药、指导功能锻炼、搞好技术服务,扩大宣传报道,努力提高“放心工程”在患者中的美誉度和忠诚度,争取全国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有万分之四以上参加“放心工程”,平均在每家定点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少于40位。
|